- 索 引 號:
- 11450226753704950Y/2022-42934
- 效力狀態:
- 發文機關:
-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標 題:
- 融政辦發〔2022〕60號 關于印發《融水苗族自治縣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 發文字號:
- 融政辦發〔2022〕60號
- 發布日期:
- 2022年10月21日
- 相關解讀:
- 文字解讀
融政辦發〔2022〕60號 關于印發《融水苗族自治縣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融政辦發(2022)60號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融水苗族自治縣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機關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融水苗族自治縣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21日
融水苗族自治縣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
管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和自治區關于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工作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2年12月底,完成全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普查,制定各行業農村公共設施管護實施細則,編制管護責任清單,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機制。
到2025年,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管護主體和責任明晰,管護標準和規范健全,管護經費基本落實,管護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公共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管護體制改革試點的示范效應基本呈現。
到2030年,權責明確、主體多元、保障有力的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健全,在全縣實現公共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管護。
到2035年,全縣農村各類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建立健全并管護到位。
二、明確管護責任
(一)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護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履行屬地管護職責,要在明確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和各類設施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的基礎上,參照《融水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清單》(詳見附件),制定本轄區范圍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清單,明確設施類別、設施名稱、管護內容和責任單位,建立健全管護責任制度,履行農村公共服務、水利、道路、綠化等非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責任。(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履行監管責任。到2022年11月底前,摸清各自領域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基本情況;2022年12月底前,制定本領域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制度、標準和規范,明確管護職責、管護目標、質量要求、管護方法、操作規程及應急保障機制,并加強培訓和監督管理。對農村公路的管護,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規定,縣交通局既要履行好縣道的管護職責,又要指導鄉鎮、村對管護的鄉、村道開展管護工作。(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教育局、科工貿局、民政局、自然規劃局、融水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城管執法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中國郵政融水縣分公司、融水供電公司等部門)
(三)強化運營企業管護責任。供水、電力、燃氣、通信、郵政等設施運營企業應落實普遍服務要求,全面加強對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自覺接受政府、村級組織和村民監督,確保所屬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穩定運行。學校(幼兒園)、醫院(衛生院)、養老院、社區綜合服務、殯葬服務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單位要做好所屬設施管護,并建立相關制度,責任到人。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組織專業人員,定期深入基層,加強支持指導。(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教育局、科工貿局、民政局、自然規劃局、融水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游局、衛健局、中國郵政融水縣分公司、融水供電公司等部門)
(四)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管護監督責任。村級組織對所屬公共基礎設施承擔管護責任,承擔接受政府補助、社會捐助等興建的產權歸村級組織所有的村內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責任,對于應由村級組織承擔管護責任的公共基礎設施,可采用“門前三包”、黨員責任區、文明戶評選等形式,引導農民參與管理;也可委托村民、農民合作社或者社會力量等代管,村級組織要承擔監督責任。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村民理事會組織監督作用,帶領農民群眾協助和監督各類管護人員做好設施日常管理。(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建立高效的分類管護機制
(一)完善非經營性設施政府或村級組織管護機制。沒有收益的農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綠化設施、道路等非經營性基礎設施,按照權屬關系,由鄉鎮人民政府或村級組織負責管護。鼓勵集體經濟實力強的村對所屬各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實行統一管護。鼓勵各鄉鎮、村、屯設立公益性管護崗位,優先從脫貧戶、監測戶中聘請管護員,負責村屬公共基礎設施日常巡查、小修、保潔等管護工作。(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健全準經營性設施多元化管護機制。經營收益不足以彌補建設和運營成本的準經營性設施,按照權屬關系,由運營企業、鄉鎮人民政府或村委會負責管護。經濟實力強的村委會根據實際情況對運營企業予以合理補償,運營企業應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創新經營性設施市場化管護機制。經營收益可以彌補建設和運營成本的經營性設施,由運營企業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管護。各行業要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鼓勵各類企業、專業機構從事運營管護。鼓勵運營企業與村級組織開展管護合作,聘用村民參與管護。(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科工貿局、民政局、自然規劃局、融水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城管執法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局、教育局、中國郵政融水縣分公司、融水供電公司和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完善相關管護配套制度
(一)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權管理制度。各鄉鎮人民政府在2022年11月底前要結合我縣開展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權管理制度,科學推動各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確權登記,形成以鄉鎮為單位、清晰明確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權臺賬,實行信息化、動態化管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由財政資金投入建設的,產權歸承擔項目實施責任的所在鄉鎮政府或縣政府授權的部門所有;明確劃歸村級組織或由村級組織通過自主籌資籌勞以及接受政府補助、社會捐助等興建的,產權歸村級組織所有。由企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電力、燃氣、通信、郵政等經營性公共基礎設施,產權歸投資主體所有。(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建立設施建設與管護機制同步落實制度。按照城鄉融合發展的要求,結合本縣國土空間規劃、村莊規劃以及其他專項規劃,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合理布局和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通盤考慮設施建設和運營維護,在項目規劃設計階段要明確設施管護主體、管護責任、管護方式、管護經費來源等,在項目竣工驗收時,同步驗收管護機制到位情況,在項目竣工驗收后,應及時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資產交付手續。(責任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
(三)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管護制度。制定完善鼓勵社會資本和專業化企業有序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政策措施,保障管護主體合理收益。將從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社會主體統籌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承接主體范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按照相關政策執行)。對于農村公路、供水、垃圾污水處理等設施,可引入專業化企業進行管護。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將城鄉基礎設施項目整體打包,實行一體化開發建設管護。(責任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
(四)完善使用者付費制度。正確處理好使用者合理付費與增加農民支出的關系,逐步完善農村準經營性、經營性基礎設施收費制度。逐步理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產品、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充分考慮成本變化、農戶承受能力、政府財政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和調整價格水平,逐步實現城鄉同網同質同價。具備條件的,促進價格由市場形成。(責任單位:各行業主管部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把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制定實施方案,細化配套措施,加強動態跟蹤評估,開展業務指導,不斷提高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水平。各鄉鎮要成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領導小組,并結合實際,配合牽頭部門加強工作協調,創新管護體制機制,積極構建既適應本鄉鎮發展需求,又符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教育局、科工貿局、民政局、自然規劃局、融水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城管執法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局、中國郵政融水縣分公司、融水供電公司和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加大資金保障。要依據管護責任、規模和標準,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制度,將應由政府承擔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對集體經濟薄弱、籌措資金困難的行政村,適當予以補助。拓寬管護經費來源渠道,根據國家規定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投入力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后,可將一定比例入市收益和村集體經濟收入用于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提取村級組織公益金和開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災毀保險等方式,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的投入力度。(責任單位:縣財政局、自然規劃局、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強化監督考核。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資金績效管理,將建設管護主體和使用者履約情況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對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主體,按規定實施聯合懲戒。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護清單所列事項適時開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督查,確保各項措施平穩有效落地落實,保障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長效運行。(責任單位:縣發改局、教育局、科工貿局、民政局、自然規劃局、融水生態環境局、住建局、城管執法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中國郵政融水縣分公司、融水供電公司)
(四)開展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加強法律宣傳和政策解讀,讓廣大農民了解和接受“村級公益事業需村民共同出力出資、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設自己管護”等道理。同時,通過讓農民群眾說身邊的事、講自己美好家園的故事等形式,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引導社會各類主體積極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全面提升管護水平和質量,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抓好試點示范。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的有效形式,積極配合開展改革試點工作,不斷積累經驗,發揮示范效應,以點帶面推進改革,并及時梳理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附件
融水苗族自治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清單(試行)
序號 | 類別 | 公共基礎設施名稱 | 管護內容 | 主體責任單位 | 監管責任單位 |
1 | 人居環境類 | 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容器 | 1.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布點配置應與生活垃圾產生量、收運頻率要求相適應;2.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應干凈整潔、功能完好、美觀適用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3.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應根據使用情況有破損時及時更換。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城管執法局 |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運輸車輛 | 1.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地區應與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要求相適應;2.應按分類收集作業的需要配備,不得混裝混運;3.垃圾分類容器具應分類標識清晰、外觀干凈整潔、無殘缺和破損;4.分類運輸車輛應保持車況完好、車容整潔、車輛密閉、標志標識清晰。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城管執法局 | ||
生活垃圾中轉站 | 1.綜合考慮服務區域、服務人口、轉運能力、轉運模式、運輸距離、污染控制、配套條件等因素合理選址,合理確定建設規模;2.滿足供水、供電、污水排放、通信、車輛通行等方面要求;3.具備噴淋除臭、滲濾液收集功能。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城管執法局 | ||
農村公共廁所(含旅游廁所) | 1.設備設施安全完好;2.衛生管理整潔有序;3.建立有效運行管護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農業農村局、文體廣旅局 |
序號 | 類別 | 公共基礎設施名稱 | 管護內容 | 主體責任單位 | 監管責任單位 |
1 | 人居環境類 | 農村污水 | 鄉鎮污水處理廠長效運行維護 | 融創公司,元生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住建局 |
農村供水 | 加強對農村自來水廠、增壓泵站、一級管網及供水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 縣自來水廠、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住建局牽頭,水利局、融水生態環境局配合 | ||
2 | 交通運輸類 | 農村公路(含旅游公路) | 縣道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養護;縣道公路沿線設施、綠化的養護;縣道公路防災與突發事件處置、養護安全作業等的養護工作。 | 縣公路發展中心 | 縣交通局 |
鄉道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養護;村道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養護和管理;鄉村道公路沿線設施、綠化的養護;鄉道公路防災與突發事件處置、養護安全作業等的養護工作;村道公路防災與突發事件處置、養護安全作業等的養護和管理工作。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交通局、縣文廣旅局 | |||
碼頭、車站及停車區(驛站)管理和養護 | 縣港航發展中心、道路運輸發展中心 | 縣交通局 | |||
3 | 農村水利 | 農村河道 | 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加強河道水系連通、清淤疏浚、堤防加固、岸坡整治,加大河道長效管護力度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水利局 |
序號 | 類別 | 公共基礎設施名稱 | 管護內容 | 主體責任單位 | 監管責任單位 |
3 | 農村水利 | 灌區骨干引排 | 加強灌區渠首工程、骨干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的建設、維修養護及管理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水利局 |
4 | 農田基礎設施 | 農田水利及田間配套工程設施 | 1.田間灌溉和排水設施;2.田間道路及農橋;3.農田林網;4.輸變電線路及配套設施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規劃局、融水供電公司按職能分工負責 |
5 | 文化類 | 1.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及村屯中的含戲臺、籃球場、文化宣傳欄;2.鎮(街)綜合文化站、文化廣場、健身步道及其附屬設施。 | 1.功能健全、管理規范、開放正常;2.公益崗位和公共服務落實到位;3.無設施被挪用、擠占、拆除等現象。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文體廣旅局 |
6 | 教育類 | 學校(幼兒園) | 1.教育教學設施設備按標準配備并做好防護,保障正常安全運行使用;2.落實校(園)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確保校(園)舍安全。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縣教育局 |
7 | 體育類 | 農村室外公共體育設施(包含體育場館、場地、器材和設備) |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縣教育局、文體廣旅局 |
序號 | 類別 | 公共基礎設施名稱 | 管護內容 | 主體責任單位 | 監管責任單位 |
8 | 衛生健康類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 醫療設備設施按標準配備,正常運行使用。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縣衛健局 |
村級醫療衛生機構 | 選址符合要求,醫療設備設施按標準配備,正常運行使用。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縣衛健局 | ||
9 | 廣電類 | 廣播電視 有線網絡設施 | 1.廣電設施(有線網絡)保護有組織、保護有組織、有制度、有宣傳;2.廣電設施(有線網絡)無盜竊、無破壞、無占用,不侵入保護間距。 | 廣西廣電網絡 融水分公司 | 縣文體廣旅局 |
1.廣播電視發射臺設施;2.應急廣播播音室和終端。 | 1.廣電設施(含發射臺站、應急廣播)保護有組織、有制度、有宣傳;2.廣電設施(含發射臺站、應急廣播)無盜竊、無破壞、無占用,不侵入保護間距;3.持續為應急廣播區級平臺提供運維服務,保障正常使用。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文體廣旅局、 融媒體中心 按職能分工負責 | ||
— 33 — | 電力類 | 1、配電電力線路及其附屬設施;2、配電電力線路通道;配電房(開關站)、環網柜、配變等設備及其附屬設施。 | 1.電力設施保護有組織、有制度、有宣傳、有獎懲2.防范盜竊、破壞、施工、異物、垂釣、樹障、山火、腐蝕等外力隱患;3.開展節約用電和保護電能的技術創新,依法打擊違法國家規定收購廢舊電力設施器材的行為。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融水供電公司 |
11 | 通信類 | 信息通信管線、鐵塔基站、網絡局房及相關配套設施 | 1.設施保護有組織、有制度、有宣傳、有防范;2.設施無盜竊、無破壞、無強制拆遷。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科工信局、縣通信管理部門和運營企業按職能分工負責 |
序號 | 類別 | 公共基礎設施名稱 | 管護內容 | 主體責任單位 | 監管責任單位 |
12 | 養老類 | 農村養老服務設施 | 新建、改擴建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的服務設施的日常維護,運行,對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管。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民政局 |
13 | 殯葬類 | 農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 | 鎮、村級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的新建、改擴建,以及存量設施的日常監督管理。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民政局 |
14 | 社區服務類 | 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 農村綜合服務設施的新建、改擴建以及功能配置、日常運營的監督管理。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民政局 |
15 | 林業類 | 農村綠化設施 | 已建綠化區塊維護、植被保護。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自然規劃局 |
16 | 郵政類 | 1.農村郵政普遍服務營業及投遞場所;2.村郵站;3.信箱筒。 | 1.農村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場地、設施設備正常使用;2.村郵站場地、設施設備正常使用;3.保障農村郵政普遍服務設施、設備安全運行,持續提供郵政普遍服務。 | 各鄉鎮人民政府、村(社區) | 縣郵政局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21日印發